亞洲大學行動商務與多媒體應用學系(商應系)陳政煥副教授指導大三專題生林苡甄、陳思彤、巫珮妤設計《國小生活課程減塑大作戰之米奇妙妙屋》教案、大四專題生郭銍恩與顧尚萱開發《生命烏托邦(BioUtopia)》、以及大四專題生王力鋐與黃宣縈製作《未來的我們,還有沒有電?──能源永續博物館》,分別入圍2022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國際研討會(TAECT 2022)之教案設計競賽與數位媒體實作競賽,於2022年12月9日至10日前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展示發表,經現場決審獲頒教案競賽學生組第2名以及媒體競賽第4名與佳作(見http://www.taect.org.tw/prize_conference.html)。
《國小生活課程減塑大作戰之米奇妙妙屋》適用於我國小學二年級生活課程翰林版的「減塑大作戰」或南一版的「環保達人」章節中的垃圾分類特徵單元,以精心打造的互動空間作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案的媒介,「塑」造出小朋友喜愛的米老鼠卡通「米奇妙妙屋」作為減塑大作戰的場景,讓學童可以在學習垃圾分類時更加感到有趣,也能加深回收分類的學習印象。
《生命烏托邦(BioUtopia)》是一款具有生物及健康知識的RPG遊戲,製作團隊借鑑日本動漫《工作細胞》和法國動畫《人體大奇航》,以我國中學七年級自然科學生物體的相關單元為主軸,打造一款寓教於樂的數位教育遊戲,學習者將經歷一連串的冒險,探討人體細胞的奧妙。遊戲首先對故事進行前情提要,接著讓玩家漸漸融入故事主軸,從遊戲中熟悉細胞及心、肝、腎、肺等器官,玩家能在此熟悉相關知識後,接著進行遊戲任務闖關,遊戲任務中的題目皆能在相對應場景的知識中得到解答,能讓學習者不單只是胡亂猜題,而是真的能掌握知識後並立即運用在遊戲任務上,以達到教學與學習之效果,結束後玩家能獲得知識、獎勵及成就感,也在故事情節設置了最後關卡的彩蛋。
《未來的我們,還有沒有電?──能源永續博物館》著重於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資源開發與永續經營學習上,加深加廣與永續相關的議題,透過情境學習和操作性學習的教學方式,藉由此VR環境中模擬的各式發電廠所場景,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操作、與環境互動,並利用簡單的測驗來檢視自己是否理解課堂上的內容。希望可以藉由此VR學習環境,強化當前的教學方式,讓永續議題向下紮根,從小就能理解SDGs的重要性。

國小生活課程減塑大作戰之米奇妙妙屋

生命烏托邦(BioUtopia)

能源永續博物館
作品簡報與海報



亞大商應系陳政煥老師與參賽學生於臺北教育大學TAECT 2022研討會領獎合影
(上圖領獎人左二起為林苡甄、巫珮妤、陳思彤,中圖右二起為郭銍恩、顧尚萱,下圖左二起為黃宣縈、王力鋐;三個獎項分別由國北教大崔夢萍教授、陳思維助理教授、政大陳揚學教授頒獎)